首页 > 未解 > 10大人类未解之谜 >

有痣就要抠掉它无知行为传来噩耗

时间:2024-10-31 16:13 来源:网络 作者: 小未阅读
【未探网探索分享】

一年多前,妈妈正在给5岁的小欣 化名洗澡,孩子左前臂上一颗米粒大的小白点,让年轻的妈妈怎么看怎么不舒服。

强迫症的妈妈就用指甲硬生生地掐掉了这颗碍眼的米粒。

殊不知这一掐竟给恶性黑色素瘤打开了大门。

短短一个月后,原本米粒所在部位又一次长出了褐色的色斑,并且颜色不断变深,周边还出现了零星的小点,就像是卫星一样环绕在色斑的周围。

之后的几个月,色斑逐渐变大,表面棕色、褐色、白色都有,却唯独没有黑色。

看着黄豆大小的色斑,小欣的妈妈有些慌,想到医院用激光一把火干掉它!事与愿违,激光后又是短短一两个月,原部位色斑再次出现,这次色斑已经突出皮肤表面,成了一颗痣。

小欣的妈妈彻底慌了,赶紧再到医院就诊,病理分析传来噩耗:恶性黑色素瘤。

而此时小欣的左侧腋窝也发现了肿块,高度怀疑是淋巴结转移。

有痣就要抠掉它无知行为传来噩耗

第一次见到小欣,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黑色素瘤及肿瘤综合治疗内科主任张维真惊讶于患者的年幼。

第一步,手术扩大切除,术中探查淋巴结是否为转移。

第二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制定术后治疗方案。

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困难重重,因为所有的治疗都绕不开一个问题:年龄。

手术扩大切除,就是在原本已经做过手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切除,而6岁孩子的手臂纤细得几乎没有能下刀的地方。

多学科会诊 MDT,医院召集骨科、医疗美容科、超声影像科、放射科、病理科的多位黑色素瘤诊疗团队专家展开讨论,研究手术方案,谈谈如何在切除肿瘤的同时保住孩子幼小手臂的功能和美观。

严密的术前讨论,为多位外科专家顺利完成手术提供了保障。

术中病理检查带来好消息,肿大的淋巴结并非转移,这一下子把预估的Ⅲ期甚至是Ⅳ期的病情确定在了ⅡC期,患者可以通过免疫治疗等辅助治疗可以治愈!

明确诊断后,第二次多学科会诊迅速召开,随后的多次多学科会诊中,张维真与北京肿瘤医院郭军黑色素瘤团队专家反复讨论,经过反复论证,结合小欣仅6岁的年龄,张维真最终选择了单药免疫治疗,尽可能降低不良反应风险,确保治疗效果。

在众多医护人员的呵护中,治疗顺利开展,目前小欣的病情稳定,后续治疗正在有序开展。

张维真介绍,恶性黑色素瘤初期通常表现为痣或者色斑在短时期内的改变,如果发现异常应当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接受诊治,贸然使用激光或手术容易刺激原发部位恶变。

正确的做法是让医生进行细致的检查,辨明痣或色斑的性质后再对症处理。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