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未解 > 震惊全球十大未解之谜 >

如何摆脱法老的咒语

时间:2025-01-22 20:14 来源:网络 作者: 小未阅读
【未探网探索分享】

在我国北方,有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

也就是说也马上孩子就要放寒假了,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和孩子们在一起,就应该是开开心心的幸福时刻。

我的心里有些许的盼望,也有些许的焦虑。

盼望的能和孩子一起过上一个欢快的春节。

焦虑的是孩子平常贪玩手机,这个假期不会上瘾吧?打乱了作息规律不会影响学习,成绩会落后怎么办?

但读到墨菲定律的时候我就不这么想了,我也不能这么想了。

墨菲定律是一种心理学效应,是由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

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这个定律有些像埃及法老的咒语,不能去想,只要自己去想了,多半就会发生。

这不就是咱中国那句俗语:怕什么,来什么。

这其实就是墨菲定律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我顿时醒悟了。

昨天晚上儿子又给我打了一个定心剂。

儿子说妈妈,我这次考试并没有退步,老师叫我们年级前五名的去办公室谈话了,我可能是第5名吧,我没听清楚。

我听了顿时愣神儿。

真的,儿子,上次前进12个名次,这次进10名,你不要让我太惊喜啊,接受不了啊?上周就聊了,我忘了跟你说了。

哎呀,我那淡泊名利的儿子呀。

如何摆脱法老的咒语

好吧,我只需要放宽我的心态,按我的节奏走就好了。

通过儿子的事,他让我明白一个道理。

教育不是管束。

而是榜样和引导。

首先自己要能够做到,这样你才有资格去要求别人。

教育孩子更是这样,《父母宣言》中有一句话:从此刻起,我要用行动去影响孩子,而不是用言语去说教孩子,因为我知道孩子的行为不是被教导而成,而是被影响和模仿而成。

父母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孩子从小生活在父母身边,父母的一言一行,ta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做的事也会模仿父母的样子来做。

如果把身教做好了,根本就不用过多的言语去说教,孩子自然能够向好的方向发展。

从今天起,我要坚持自证预言,对孩子要多说你行,你会,你可以。

对我自己也要多说:我行,我会,我可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都会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棒。

2022加油!!!

附件

自证预言是心理学上的一个名词,它是指人会不自觉的按照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后令预言发生。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